在儿科的日常工作里,我时常会遇到因接触不洁物品而引发儿童感染的病例,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门把手的清洁与卫生,往往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小警钟”。
问题:门把手上的细菌与病毒,如何成为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
回答:门把手作为公共接触面,极易成为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地,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手部接触后若未能及时清洁,这些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口、鼻或眼睛进入体内,引起呼吸道感染、腹泻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常见的诺如病毒、流感病毒等,就常通过不洁的门把手等途径传播。
作为儿科医生,我强烈建议家长们:
定期消毒:使用稀释的漂白水或含酒精的消毒剂,每周至少对常触碰的门把手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教育孩子:教导孩子使用门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搓揉20秒,确保手部清洁。
使用手帕或肘部遮挡:教育孩子在无法洗手时,用干净的手帕或以肘部代替手接触门把手等公共物品。
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病毒、细菌的滋生环境。
小小的门把手,大大的健康学问,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更加健康无忧。
发表评论
儿科医生温馨提示:门把手藏隐患,勤洗手保健康。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