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诊室,我们时常会遇到因害怕打针、检查而哭闹不休的小朋友,为了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许多家长会选择用“开心果”作为“安慰剂”,作为儿科医生,我深知“开心果”虽能暂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对医疗环境的恐惧。
“开心果”是一种坚果类零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味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在就诊过程中,给孩子一颗“开心果”,确实能让他们暂时忘记恐惧,甚至笑出声来,这仅仅是表面上的“开心”,并未触及到孩子内心对医疗环境的真正恐惧。
更重要的是,过量食用“开心果”还可能带来健康问题,小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过量摄入坚果类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过敏反应等。“开心果”的油脂含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作为儿科医生,我建议家长在孩子就诊时,应更多地采用正面鼓励、情感交流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对医疗环境的信任感,可以提前给孩子讲解检查或治疗的过程,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操作,家长的陪伴和安慰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往往比任何“开心果”都能更有效地安抚孩子。
“开心果”虽好,但不可依赖,在儿科就诊中,我们更应注重孩子的心理建设和家长的引导作用,让孩子们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接受必要的医疗检查和治疗。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