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在儿科领域虽不如常见儿童疾病那般广为人知,但却对患儿的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在症状表现上,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常见的有腹痛,多为隐痛或绞痛,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部,腹泻也是突出症状之一,大便次数增多,可为黏液便、脓血便,严重时每日可达数十次,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乏力等全身症状,由于长期患病,营养吸收受到影响,会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这对于正处于生长关键期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诊断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并非易事,需要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结果,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粪便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黏液等,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情况,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对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旨在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复发、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及提高生活质量,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可控制轻、中度炎症;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控制病情,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免疫抑制剂在病情顽固时可选用,饮食调整也非常重要,应给予患儿高营养、易消化、少渣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在护理方面,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遵医嘱按时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肛周皮肤护理,防止因腹泻导致肛周皮肤破损感染。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虽然是一种较为棘手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精心护理,多数患儿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正常地成长和生活,全社会都应更加关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为患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