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是儿科领域中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疾病,它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等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风湿热的发病与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当儿童感染了这种细菌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其产生异常反应,进而引发风湿热,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 2 - 4 周左右,风湿热的症状可能逐渐显现。
关节症状是风湿热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患儿多会出现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局部会有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但一般不会留下关节畸形,这种关节症状往往会让患儿感到疼痛不适,活动受限,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心脏受累在风湿热中更为严重,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等,心肌炎时,患儿可能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内膜炎则易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导致瓣膜增厚、粘连,形成慢性心瓣膜病,影响心脏功能,心包炎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心脏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未来生活质量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除了关节和心脏症状外,风湿热还可能导致舞蹈病,多见于女童,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的不自主、无目的快速运动,如挤眉弄眼、耸肩、伸舌、肢体舞动等,这种症状通常在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消失,舞蹈病一般会在数周内自行缓解,但也可能反复发作。
皮肤症状主要有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呈环形或半环形,边缘稍隆起,中央肤色正常,皮下小结则常出现在关节伸侧的皮下组织,如肘、膝、腕等关节附近,质地较硬,无压痛。
对于风湿热的诊断,需要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规范治疗,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的应用,以清除体内残留的链球菌感染;抗风湿药物的使用,来控制炎症反应;还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心力衰竭等。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风湿热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和控制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与感染源密切接触,对于患有扁桃体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儿童,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迁延不愈引发风湿热。
风湿热虽然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发表评论
儿科医生的专业视角,为家长揭开风湿热神秘面纱。
儿科医生专业解读:风湿热需综合评估,及早干预治疗以保护儿童心脏功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