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日常工作中,我时常会遇到各种令人揪心的健康问题,梅毒这一曾经被认为主要影响成年人的性传播疾病,如今也悄然出现在了儿童群体中,这不禁让我深思: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儿童梅毒感染的上升趋势?以及我们如何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这一潜在的威胁?
梅毒,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母婴垂直传播也是其重要途径之一,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因母亲在怀孕期间未接受有效治疗而导致的先天梅毒病例有所增加,这些孩子出生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后会逐渐出现皮疹、肝脾肿大、贫血等表现,严重时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造成终身的智力或运动障碍。
如何早期识别并干预呢?对于所有孕妇,尤其是存在高危性行为或梅毒流行地区居住史的孕妇,应进行梅毒筛查,对于疑似感染的儿童,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检查中的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和特异性抗原检测。
预防是关键,除了对孕妇进行常规筛查外,加强性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措施也至关重要,对于确诊的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应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和随访,以防止病情复发或进一步传播。
作为儿科医生,我深知每一例儿童梅毒病例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痛楚,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公众认知、优化诊疗流程,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梅毒这一古老的疾病不再成为新时代的儿科隐忧。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