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临床中,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色、瘙痒的肿块,俗称“风团”,许多家长发现,孩子的荨麻疹症状似乎在夜间更为明显,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睡眠,也令家长们倍感焦虑,为什么儿童荨麻疹常在夜间加重呢?
1. 激素水平变化:夜间,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自然下降,这种激素在正常情况下有助于抑制过敏反应,当皮质醇水平降低时,过敏症状如荨麻疹的瘙痒和肿胀可能更加显著。
2. 环境因素:夜晚,室内温度通常较低且较为干燥,这种环境变化可能触发或加剧儿童的过敏反应,夜间卧室中的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浓度相对较高,也是导致症状加重的原因之一。
3. 注意力转移:白天,孩子们通常有更多的活动和外界刺激,这有助于分散他们对瘙痒的注意力,而到了夜晚,当环境安静、注意力集中于身体不适时,瘙痒感显得更为突出。
4. 食物影响:某些食物过敏也是引起荨麻疹的重要因素,晚餐时摄入的过敏食物可能在夜间引发或加剧过敏反应,尤其是对于已知食物过敏的儿童。
针对上述原因,家长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儿童夜间荨麻疹的症状,如调整室内温湿度、使用防尘螨床品、避免夜间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并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或进行过敏原检测与脱敏治疗,保持规律的作息、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儿童因荨麻疹在夜间遭受的不适,促进其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
夜间温度低、湿度大,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引发荨麻疹加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