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春的脚步悄然而至,万物复苏,春意渐浓,对于儿童而言,这不仅是生长的黄金期,也是疾病易发的季节,特别是“春捂”不当,往往成为家长们容易忽视的“健康陷阱”。
“春捂”虽是古语,意在春季初时适当多穿衣以防寒,但关键在于“适度”,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全成熟,若过度“春捂”,易导致出汗过多,毛孔张开,若遇冷风侵袭,反而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过度保暖还可能影响儿童体内热量的散发,引起“捂热综合征”,出现高热、脱水、缺氧等严重症状。
作为儿科医生,我建议家长在立春时节采取科学“春捂”策略:一是“上薄下厚”,即上身衣物可略减,但下肢仍需保暖;二是“摸后背识冷暖”,通过触摸孩子后背判断其是否需要增减衣物;三是“日减夜加”,随着白天气温升高逐渐减少衣物,夜晚则适当增加,以防温差大造成的不适。
立春虽暖,儿童健康需细心呵护,科学“春捂”,让爱与春天同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立春儿童防病小贴士:合理增减衣物,避免'捂热综合症’,让健康从春天开始。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