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日常诊疗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因皮肤瘙痒、呼吸急促而就诊的小患者,其中不少案例竟与看似温柔的“羊毛”息息相关。羊毛过敏,这一名词或许对许多家长而言略显陌生,但它却是儿童接触性皮炎和呼吸道问题中不可小觑的诱因之一。
问题提出:羊毛制品为何会成为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其背后的机制又是什么?
回答:羊毛过敏主要源于羊毛中含有的蛋白质——羊毛朊,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儿童的皮肤娇嫩,且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外部刺激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弱,当儿童接触到未经充分处理或处理不当的羊毛制品时,羊毛朊易穿透皮肤屏障,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甚至水泡,羊毛纤维在特定环境下(如干燥、高温)会释放微小颗粒,这些颗粒被吸入呼吸道后,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症状,对儿童的呼吸健康构成威胁。
应对措施:家长应选择经过特殊处理、标有“无敏”或“低敏”的羊毛制品给儿童使用,新购入的羊毛衣物或用品应先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可能残留的羊毛朊和其他化学物质,保持儿童活动区域的适当湿度,减少羊毛纤维因干燥而释放微粒的机会,对于已出现过敏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抗过敏治疗,并考虑进行过敏原检测,以制定个性化的防护方案。
羊毛虽暖,但其中暗含的“健康雷区”不容忽视,作为儿科医生,我们不仅要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要未雨绸缪,提高家长对羊毛过敏的认识与防范意识,共同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发表评论
羊毛过敏,儿童健康不可小觑的隐形杀手,家长需警惕选择无敏材质衣物保护孩子娇嫩肌肤。
羊毛过敏,儿童健康不可小觑的隐形杀手,家长需警惕这一常见却常被忽视的问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