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日常工作里,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小意外”,儿童误吞异物的案例尤为常见,而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小小发夹”的惊险故事。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明的妈妈急匆匆地带着三岁的儿子来到急诊室,小明因突然出现的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而显得异常痛苦,经过一番询问和检查,我们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一枚小巧的发夹——小明在玩耍时不慎将其放入口中,而家长并未及时发现并取出。
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我们立即启动了儿童异物吸入的应急处理流程,给予小明吸氧以缓解呼吸困难;随后,通过X光片确定发夹的位置,幸运的是,发夹还停留在食道上方,未进入气管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在儿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我们决定采用内窥镜技术尝试取出发夹。
整个过程既紧张又充满挑战,但最终我们成功地将发夹从食道中安全取出,小明在观察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缓解,最终平安出院。
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避免将小物件如发夹、硬币等放在孩子易触及的地方,我们也应定期检查家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孩子的安全,一旦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应立即就医并详细说明情况,以便医生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小小发夹”虽不起眼,却能在瞬间成为儿科的“不速之客”,通过这次经历,我们再次强调了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应对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发表评论
小小发夹成大隐患,儿童安全需警惕:紧急处理刻不容缓。
小小发夹成大隐患,儿童误吞需即刻就医处理。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