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喉咙痛、发热、扁桃体红肿及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面对这样的患儿,家长往往焦急万分,急于寻求治疗。
在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关键在于区分病因,虽然抗生素对细菌性扁桃体炎有效,但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增加及不必要的副作用,当患儿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进行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治疗:
1、持续高热不退:若体温超过38.5°C且持续24小时以上,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2、扁桃体化脓:明显的扁桃体脓点或脓性分泌物是细菌感染的直接证据。
3、症状加重或无改善:经过数日观察,患儿症状未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考虑细菌感染可能。
4、并发症风险:对于有免疫缺陷、心脏病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即使症状较轻,也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在决定治疗方案时,还需考虑患儿的年龄、过敏史及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对于大多数病毒性扁桃体炎患儿,休息、补充水分及对症治疗是关键,通常无需抗生素即可自愈,作为儿科医生,在面对急性扁桃体炎患儿时,需仔细评估病情,权衡利弊,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治疗既有效又安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