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日常工作里,我们时常会遇到因接触不洁物品而引发感染的患儿,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门把手的清洁,便是我今天想要探讨的焦点。
问题:门把手如何成为儿童感染的“隐形推手”?
门把手作为公共场所的高频接触面,其上容易积聚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儿童手部活动频繁,且常处于口欲期,易将门把手上的病原体带入口中或揉眼、挖鼻等,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幼儿而言,这种“间接接触”的感染方式不容小觑。
回答:如何有效预防门把手传播的感染?
定期且彻底地清洁门把手是关键,医院应采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或稀释的漂白水,每日多次对门把手进行消毒,教育家长和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手帕或肘部遮挡口鼻等,对于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密集场所,可考虑安装自动感应水龙头和手部消毒站,以减少直接接触门把手的机会。
作为儿科医生,我深知预防的重要性,小小的门把手虽不起眼,却能在无形中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卫生的就医与学习环境。
发表评论
门把手:儿科医生眼中的高频接触点,易成卫生死角需勤消毒。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