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急诊中,急性肠炎是常见的儿童消化道疾病之一,尤其在季节交替时更为高发,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影响儿童的健康与成长。
如何快速识别? 关键在于观察患儿的排便情况及伴随症状,当发现孩子出现频繁的稀便或水样便,伴有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哭闹不安或发热时,应高度怀疑急性肠炎的可能,若孩子出现尿量减少、口干舌燥等脱水迹象,更是紧急就医的信号。
应对措施有哪些? 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对于轻症患儿,可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鼓励孩子多饮水,保持尿量正常,若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如出现高热不退、持续呕吐、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血常规等,以确定病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对于有明确食物过敏史的患儿,应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急性肠炎虽是常见病,但若能早期识别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轻患儿的痛苦,促进其快速康复,作为家长,应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是关键。
发表评论
急性肠炎在儿童中表现为腹痛、腹泻和呕吐,应立即就医并给予充足水分及温和饮食缓解症状。
急性肠炎儿童患者,需留意腹泻、呕吐与腹痛症状,及时补水并就医是关键应对措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