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中,急性胃肠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了解急性胃肠炎的相关知识,对于家长们及时应对、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这些病毒在儿童群体中传播迅速,常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者接触感染源而入侵孩子的身体,细菌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食用了不洁的食物就容易引发感染,喂养不当、腹部着凉等也可能诱发急性胃肠炎。
孩子患上急性胃肠炎后,通常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最典型的就是腹泻,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可能从正常的成形便变成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还常常伴有呕吐,孩子会频繁吐出胃内容物,腹痛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孩子可能会哭闹不止,用手捂住肚子,表现出烦躁不安,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可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当孩子出现疑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时,家长们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做的是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因为频繁的腹泻和呕吐容易导致孩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给孩子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冲调后少量多次饮用,如果孩子呕吐严重,无法口服补液,或者已经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如精神差、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可能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在饮食方面,也要进行适当调整,患病期间,孩子的胃肠道比较脆弱,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可以少食多餐,根据孩子的食欲和消化情况逐渐增加进食量。
预防急性胃肠炎同样关键,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水果要洗净去皮后再给孩子吃,对于奶瓶、餐具等要定期消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腹部着凉。
儿童急性胃肠炎虽然较为常见,但只要家长们多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对孩子健康的影响,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发表评论
守护宝贝健康,从预防儿童急性胃肠炎做起——细心照料每一天。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