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儿科工作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孩子和家长,也由此引发了许多关于孩子成长与保护的思考。“花瓶”这个词,常让我联想到那些看似精美却脆弱易碎的物品,而如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少孩子正面临着成为“易碎花瓶”的风险。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家长过度呵护的环境中,很多家长就像捧着珍贵花瓶一样小心翼翼地对待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从孩子学走路开始,就时刻在旁保护,稍有不稳就急忙伸手扶住;孩子玩耍时,担心磕碰,将各种潜在危险一一排除,让孩子在看似安全实则过度保护的温室里成长。
过度保护的后果是孩子缺乏应有的锻炼和挫折承受能力,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离开精心照料的环境,面对外界的风雨就不堪一击,在儿科门诊,时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因为一点小感冒就惊慌失措,甚至哭闹不止,家长也焦虑万分,这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经历过身体不适的历练,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当遇到学习上的小挫折,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与小伙伴发生一点小摩擦时,他们往往难以正确应对,容易陷入沮丧、焦虑等情绪中,无法自拔。
我们都知道,花瓶固然美丽,但它的价值更多在于观赏,而非实用,孩子的成长不应如此,他们需要具备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有韧性、能担当的人,家长要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去尝试、去探索、去犯错,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衣物,学会自己穿衣、洗漱,尝试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当孩子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而不是直接代劳。
要培养孩子的挫折意识,告诉他们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遂,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挫折,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当孩子摔倒时,不要立刻抱起,而是鼓励他们自己站起来,拍拍灰尘继续前行,当孩子考试失利时,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下次争取进步。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我们要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历经风雨,磨炼出坚韧不拔的品质,而不是成为只能供人欣赏、却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的“花瓶”,他们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稳健前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