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糯米是一种备受喜爱的食物,它软糯香甜,口感独特,无论是做成香甜的粽子,还是软糯的糯米糍,都让人回味无穷,对于儿科医生来说,糯米虽好,但儿童食用时却需要谨慎对待。
糯米性温,味甘,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等功效,从营养角度来看,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但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所以在食用糯米时需要特别注意。

糯米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儿童的肠胃功能较弱,过多食用糯米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积食等问题,有些孩子吃了较多糯米制成的食物后,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糯米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难以被充分消化吸收,从而加重了肠胃负担。
糯米含有较高的糖分,对于患有糖尿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儿童来说,食用糯米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的稳定,即使是健康的儿童,如果经常大量食用含糖量高的糯米食品,也可能增加龋齿的发生风险。
儿科医生建议儿童应该如何食用糯米呢?3岁以下的儿童尽量少吃或不吃糯米类食物,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可以适量食用,但要注意控制量,偶尔吃一个小粽子,或者少量品尝糯米糍等,食用糯米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有助于促进消化。
在烹饪糯米时,也可以采用一些较为健康的方式,将糯米煮成稀粥,这样相对更容易消化,避免将糯米制作成过于油腻、甜腻的食品,如油炸糯米糕等,以免增加儿童的肠胃负担和热量摄入。
糯米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但儿童食用时需谨慎,儿科医生提醒家长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消化功能等情况,合理安排孩子食用糯米的量和频率,确保孩子既能品尝到糯米的美味,又能保证身体健康,让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健康快乐地成长。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