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儿:他们自诉胸闷、心慌、气短,甚至有濒死感,但经过一系列心脏检查后,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类情况往往与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有关,这是一种因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成因是什么?
该病症多与孩子的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压力、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等,当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恐惧状态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导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进而出现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以及年龄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如何诊断与治疗?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治疗上,心理治疗占重要地位,包括解释病情、安慰鼓励、消除疑虑等,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可辅以β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对于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的孩子,可适当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
预防措施
预防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干预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学习压力,鼓励孩子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交活动,以增强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学校和老师也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真”的心脏病,但其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我们能帮助孩子走出“心脏”的阴霾,健康成长。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