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儿童对治疗表现出厌恶的情况,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儿童对治疗产生厌恶,首先源于治疗过程本身带来的不适,打针时的疼痛、吃药的苦涩、频繁的抽血检查等,都会给他们幼小的身体带来直接的刺激,从而引发对后续治疗的抵触情绪,记得有个小男孩,每次一提到要去医院打针,就吓得大哭大闹,紧紧抱住妈妈不肯松手,他对打针时那一瞬间的疼痛记忆深刻,以至于对整个医院环境和后续治疗都充满了恐惧和厌恶。

陌生的医院环境也是导致儿童厌恶治疗的重要因素,医院里来来往往穿着白大褂的陌生人、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刺鼻的消毒水味,都让孩子感到不安,他们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这个充满未知的地方,内心的安全感被打破,进而对治疗产生抗拒,曾经有个小女孩,初到医院时,眼神中充满了惊恐,紧紧依偎在家长身边,看到医院的各个科室,她就开始哭闹,不愿意配合医生的问诊和检查,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治疗过程中的限制和约束也会让儿童感到不满,输液时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能随意活动;住院期间不能像在家一样自由玩耍等,这些限制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束缚,他们会因此对治疗产生厌恶。
面对儿童的这种厌恶情绪,我们医生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来缓解,医生要尽量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孩子的疼痛感受,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解释治疗的目的和过程,让他们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减轻恐惧,家长则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安抚,在孩子治疗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我们也要认识到,儿童对治疗的厌恶情绪是正常的反应,不能一味地强制他们配合,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沟通、引导和关爱,帮助他们逐渐克服这种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快乐成长,只有我们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儿童对治疗的厌恶情绪,才能为他们的健康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础。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