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临床实践中,风湿热(Rheumatic Fever)作为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常常给患儿带来持续的关节痛、心脏炎、舞蹈病等复杂症状。风湿热是如何在儿童中“潜伏”并造成损害的呢?
风湿热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反应的异常,当儿童首次感染A组链球菌后,机体会产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这些物质在清除病菌的同时,也可能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尤其是关节和心脏等处,导致炎症反应,若不及时治疗,风湿热可引起心脏瓣膜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风湿热并非“一蹴而就”的疾病,其发展通常经历前驱期(如咽炎或扁桃体炎)、反应期(出现关节炎、心脏炎等症状)及恢复期三个阶段,对于有链球菌感染史的儿童,定期进行咽拭子培养和血液检查,以及早期识别和干预症状,是预防风湿热进展至严重阶段的关键。
提高儿童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及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也是预防风湿热的有效措施,对于已确诊的患儿,需进行足量抗生素治疗以清除链球菌感染,并辅以阿司匹林等抗炎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风险。
风湿热虽不常见于儿童,但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早期诊断与治疗,我们能够更好地守护儿童免受这一“隐形威胁”的侵害。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