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日常工作里,发热是孩子们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家长们往往对此充满焦虑和疑惑,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孩子发烧时,那些家长们必须知道的“热”知识。
Q1:孩子发烧就一定要用退烧药吗?
A:并非所有发烧都需要立即使用退烧药,对于体温在38.5°C以下的低热,孩子的身体通常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或细菌感染,适当的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和充足的水分补充更为重要,只有当体温超过38.5°C,且孩子出现明显不适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

Q2:物理降温有哪些误区?
A:很多家长在给孩子物理降温时容易走入误区,用酒精擦拭身体来降温,这是不推荐的,因为酒精可能被孩子皮肤吸收,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温水(约37°C)轻柔地擦拭孩子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上升。
Q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就医?
A:除了观察体温变化外,家长还需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皮疹等),如果孩子持续高烧不退、精神萎靡、出现严重脱水症状或疑似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对于6个月以下婴儿的任何发热情况,也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
面对孩子的发烧,家长们应保持冷静,正确理解热学知识,合理运用物理降温,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正确的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是帮助孩子战胜疾病的关键。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