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作为夏季备受青睐的水果之一,以其甘甜多汁的口感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对于儿科领域而言,荔枝却有着特殊的一面。
在儿科门诊,每年夏季都会遇到因食用荔枝而出现不适的患儿,荔枝中含有一定量的果糖,大量食用后,果糖在肠道内吸收相对缓慢,会导致肠道渗透压改变,引起肠道水分吸收和运动功能紊乱,进而可能引发小儿低血糖症,患儿通常会出现头晕、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情况。
曾经有个小男孩,在连续吃了较多荔枝后,突然感到全身乏力、心慌,家长急忙将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孩子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询问得知,孩子当天吃了不少荔枝,却没怎么吃饭,原来,过多的荔枝摄入使得肠道对果糖的吸收占据主导,影响了葡萄糖的正常代谢,导致血糖下降,经过及时的补充葡萄糖等处理,孩子的症状才逐渐缓解。
除了可能引发低血糖,荔枝如果食用不当,还可能导致小儿上火,荔枝性温热,体质偏热的孩子过多食用后,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症状,有些孩子原本就容易内热,再加上荔枝的“助力”,身体的不适就更加明显。
对于儿科医生来说,在夏季这个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总会反复叮嘱家长们要注意孩子食用荔枝的量,一般建议,儿童每天食用荔枝不要超过10颗,食用时间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避免空腹大量食用,不能因为孩子爱吃荔枝,就忽视了正常的饮食摄入,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各类食物合理搭配。
家长们要多留意孩子食用荔枝后的反应,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异常表现,如精神不振、面色异常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儿科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给予恰当的治疗措施,确保孩子们在享受荔枝美味的同时,也能健康成长。
荔枝虽美味,但儿科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在孩子食用荔枝这件事上,一定要谨慎,关注孩子健康,让美味不成为健康的隐患。
发表评论
荔枝虽甜,儿科慎食防过敏;美味背后藏健康小贴士。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