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过敏,儿科医生如何识别与应对?

在儿科门诊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因食物过敏而就诊的小患者,腰果过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案例,腰果,这种看似普通的坚果,实则对一部分儿童来说是“隐形威胁”。

识别腰果过敏的信号:家长需留意孩子食用腰果后的即时反应,如口腔刺痛、肿胀、皮疹等,呼吸系统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乃至呼吸困难也是重要警示,消化系统方面,腹痛、恶心、呕吐或腹泻也可能是过敏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可能对腰果中的特定蛋白敏感,而首次接触时并无明显症状,这称为“迟发型过敏反应”,需特别留意。

腰果过敏,儿科医生如何识别与应对?

应对策略:一旦怀疑孩子对腰果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并观察症状,若症状轻微,可考虑在家自行处理,但需密切监测;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疑似过敏原为腰果,治疗上,轻症可考虑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但需遵医嘱,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注射是关键治疗措施,必须迅速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

预防是关键,对于确诊的腰果过敏儿童,应严格避免接触和食用腰果及其制品,同时教育孩子和家长识别过敏原,以减少意外发生的风险,定期复诊和药物调整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腰果虽小,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小觑,作为儿科医生,我们需时刻保持警惕,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