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日常诊疗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因感染而发热,却突然出现惊厥,令家长们惊慌失措,这一现象,从生理学角度探究,与儿童大脑发育的特殊性紧密相关。
儿童时期,大脑皮层尚未完全成熟,其兴奋与抑制机制尚不平衡,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尚未完全,这使得神经冲动易于泛化,当儿童遭遇感染导致体温升高时,其大脑对体温调节的敏感度增加,加之快速的新陈代谢率,使得脑部耗氧量剧增,而此时脑部血管的代偿性扩张能力有限,导致脑部血流灌注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脑部缺氧状态,这种缺氧状态下的脑细胞活动异常,容易触发惊厥的发生。

儿童期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发热这一应激状态时,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的异常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惊厥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潜在风险,频繁的惊厥发作不仅可能影响儿童的认知功能,还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作为儿科医生,我们需密切监测儿童体温变化,一旦发现惊厥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稳定病情,如使用镇静药物控制惊厥发作,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性治疗,如吸氧、降温等,以减轻脑部损伤风险。
理解儿童在发烧时更易出现惊厥的生理学基础,对于我们儿科医生而言,是制定有效治疗策略、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一环。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