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的诊疗中,血友病作为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常常让家长们心生忧虑。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一种名为凝血因子Ⅷ(FⅧ)或凝血因子Ⅸ(FⅨ)的蛋白质,导致他们在遭遇轻微外伤时,血液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迅速凝固,从而引发持续的出血和关节、肌肉的血肿。
问:血友病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出血事件的发生?
答:家长需了解血友病患儿的出血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选择软底鞋以减少跌倒风险;在注射或抽血后需长时间压迫止血;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挖鼻孔或拔牙等可能引起出血的行为,定期监测凝血因子的水平,并遵医嘱进行替代治疗,如定期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是预防出血的关键。
家长应与学校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特殊情况,避免体育活动中的剧烈碰撞,在紧急情况下,如出现严重出血,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的血友病史,以便及时进行相应的止血和替代治疗。
血友病虽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大大减少患儿的出血风险,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