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领域,传统的医疗模式往往侧重于医生对患儿的直接治疗与指导,而忽略了家长在孩子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教练式护理”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儿科,旨在通过教练的技巧和方法,增强家长在孩子健康管理中的参与度和能力,形成医患、家长三方共同参与的“治疗-教育-成长”模式。
具体而言,教练式护理强调以下几点:

1、沟通与信任:建立医生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倾听、理解和共情,让家长感受到被支持和尊重。
2、目标设定:与家长共同设定短期和长期的治疗目标,确保目标既具挑战性又可实现,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3、技能传授:向家长传授基本的儿童健康知识和护理技能,如正确喂药、观察病情变化等,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4、反馈与调整:鼓励家长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孩子正面反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策略,确保效果最佳。
通过教练式护理,不仅能帮助患儿更快康复,还能增强家长的信心和责任感,为孩子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模式正逐渐成为儿科护理的新趋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