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急性肠炎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尤其在季节交替时更为高发,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对儿童的健康构成威胁。
如何快速识别急性肠炎? 关键在于观察患儿的排便情况及伴随症状,腹泻通常为水样便或粘液便,伴有恶臭;腹痛多为脐周或下腹部阵发性疼痛;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及不同程度的发热,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因表达能力有限,常需家长细心观察其异常表现,如哭闹不安、拒食等。
应对措施包括:
1、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对于轻度脱水的患儿,可给予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
2、调整饮食:急性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需医生指导)、益生菌及止泻药等。
4、密切观察:注意患儿的体温、精神状况及排便情况,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迹象,应及时就医。
家长应提高对急性肠炎的警惕性,一旦发现儿童有上述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尽快就医,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安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