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在成人世界中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当它悄然降临在儿童身上时,更让人揪心不已,儿童肝硬化并非罕见病症,却因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常常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作为儿科医生,深知这一疾病对孩子健康的巨大威胁,下面就来详细聊聊儿童肝硬化。
儿童肝硬化的病因较为多样,先天性的肝脏结构或代谢异常可能是罪魁祸首之一,比如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会使肝脏在发育过程中就出现问题,逐渐走向硬化,后天的感染因素也不容小觑,像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长期侵蚀肝脏,就可能引发肝硬化,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病,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导致肝脏组织反复受损、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的儿童肝硬化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容易被家长忽略,孩子可能只是偶尔诉说腹部不适,或者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表现,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却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随着病情进展,孩子可能会出现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也会变黄;还可能有腹胀、腹水,肚子明显隆起,体重增加,脾脏肿大时,在孩子的左上腹能摸到肿大的脾脏,严重的肝硬化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精神状态也会变差。
对于儿童肝硬化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检查,血液检查中的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能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病毒学检查可以排查是否有病毒感染;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病,腹部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手段,能清晰看到肝脏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腹水、脾脏肿大等情况,必要时还会进行肝脏穿刺活检,这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肝硬化的类型和病因。
一旦确诊为儿童肝硬化,治疗就刻不容缓,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病因,延缓疾病进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抗病毒治疗乙肝、丙肝;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肝脏修复,对于出现腹水等并发症的孩子,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如利尿、补充白蛋白等。
儿童肝硬化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但只要我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有可能为孩子赢得更好的未来,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作为儿科医生,我们也会全力以赴,用专业和爱心守护孩子们的肝脏健康,让他们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发表评论
儿童肝硬化,一个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早发现、早就医是关键。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