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肉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儿童重症肌无力虽相对少见,但却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儿童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递,肌肉不能正常收缩,患儿通常会出现眼睑下垂,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睑下垂,晨起时症状较轻,活动后逐渐加重,休息后又可减轻,这是儿童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复视,看东西时出现重影,严重影响视觉功能和日常生活,咀嚼无力、吞咽困难也较为常见,孩子在进食时容易疲劳,咀嚼时间稍长就会感到吃力,甚至出现吞咽食物困难,导致进食量减少,四肢无力也是重症肌无力患儿的典型表现之一,孩子活动一会儿就会觉得累,难以完成正常的跑跳等动作。
对于儿童重症肌无力的诊断,需要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新斯的明试验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注射新斯的明药物,观察患儿症状的改善情况来辅助诊断,还会进行肌电图、血清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一旦确诊儿童重症肌无力,治疗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它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乙酰胆碱的含量,从而改善肌肉无力症状,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还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病情进展,除了药物治疗,日常护理也不容忽视,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难的孩子要注意喂食方式,防止呛咳,要鼓励孩子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但要注意训练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儿童重症肌无力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许多患儿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家长们要对孩子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战胜疾病,健康成长。
添加新评论